
葉記肉粿
東港東隆國小斜對面(靠近東隆宮)
地址:屏東縣東港鎮光復路154號
電話:08-8329218
老闆:葉永清
營業時間:09:00~15:00 賣完就沒了
公休:不定期,但例假日不休
簡介:45年歷史,每天現做,粿以在來米製作慢火蒸8小時,口感Q順,
湯汁清爽以米漿和大骨、魚熬製而成。肉粿內含在來米鹹粿、香腸、豬肉,在淋上米漿湯。
熱門商品:肉粿/小碗30元
肉粿是東港正宗小吃,第二市場或大街上都能見到,
即我們過年吃的鹹年糕,
製作過程是:將米浸泡後加水研磨成米漿、再把米漿倒入蒸籠蒸熟,它的作法與鹹粿相同。
蒸熟的粿上面再鋪上切成薄片的香腸、炒熟的三層肉、爆香的蝦米,
最後淋上用虱目魚、大骨加特殊配方熬製近10個小時後以米漿勾芡的高湯。
這就是一碗最道地的東港肉粿了。
之前去東港時,沒有吃到肉粿,被雯罵的半死
這次大家決定早一點先去買肉粿
沒有當場吃,是為了留肚子給晚點的黑鮪魚
因此決定買了帶回家享用。
位於東隆宮附近的葉記肉粿似乎很有名
一下車就可以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
查過網路後,似乎是老店,因此頗受大家喜好。
因忙著幫大家點菜,
所以沒有正面拍到粿和肉的樣子,
引用了BART的Neverland的照片,
讓大家看看東港肉粿的真實面貌
這也是我們與肉粿的初見面。
以為肉粿是乾的,一塊一塊的,
但後來才知道,原來是就是粿放上了肉塊、香腸等肉料後
以勾芡湯汁製成的,
照片來源:BART的Neverland
在我們還在商量著要吃大中小的尺寸時,
我不停的觀察著老闆,
只看到老闆的手從未停歇
點菜決定尺寸後,
由對面女生先切好粿料,
老闆再不停的將乾肉粿包入塑膠袋內,
一袋一袋,忙碌的不可開交。
大的NT.50
中的NT.40
小的NT.30
包好乾粿料後,
再到一旁,由另一個女生幫忙包入一碗碗的勾芡湯汁,
因為約莫傍晚才會享用,
因此問過店員後,瞭解若要晚點吃,
需要將粿料和湯另外放,才不易酸掉。
這是回家後吃肉粿的樣子,
其實因為不是很瞭解湯頭,
因此吃起來的時候會覺得怪怪的,湯與一般湯頭差異性很高
但因為是用米漿製成
所以味道並不會太過搶眼
加上粿本身不太帶有味道
只有純粹米的香味而已,
反而是肉與香腸的味道在第一時間衝出前線
將整體口感平衡的剛剛好
帶來一種十分溫和舒服的感覺。
因為拍起來不是很好看,
所以另外引用了BART的Neverland拍起來美味又可口的照片
或許當場吃的感覺,又和外帶回家享用的感覺有段差距呢!
照片來源:BART的Neverla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