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婆(Sterculia nobilis),屬梧桐科的一種植物。又稱「鳳眼果」。
常綠喬木。葉長橢圓形;初夏開花,無花冠,花萼粉紅色,圓錐花序;
果實分為四五個分果,外面暗紅色,內面漆黑色。黑褐色橢圓球形種子。
原產於中國南部、印度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等地。
在中國廣東以南常植栽為庭院樹,木材輕韌,可制器具。種子可供食用,種子煨熟的味道如栗子。
廣東習俗中蘋婆果實是七姐誕的祭品,若沒有便會用假蘋婆果實代替。
由於蘋婆年產量少,加上祭祀習俗熄微,故很少大量種植的果園,只有零星種植。外部鏈結
生態作家劉克襄的《蘋婆樹的邂逅》此文提到府中街的蘋婆,喚起我們不少的回憶,
奶奶還在的時候,大家都會一起打蘋婆,用長長的竹蒿把結實纍纍的蘋婆打落地面,
打落的蘋婆就拿去後面廚房清水煮熟,煮的時候孩子們就跑去廟口玩耍,
等候蘋婆熟透放涼了,去洗洗手,就圍著一起掰蘋婆吃…
這張網路上很久之前找到的照片,嬸婆就如往昔那樣澆水,
好像看著照片,我也能看到奶奶正要推門而出的幻覺…
叔公嬸婆轉眼也八九十歲了,就這樣不變的待在那裡,那間大家一起長大的老屋內,
好似這些年的時光都沒有改變…我們都沒有長大,奶奶也沒有離去一般。
氤氳的水氣瞬間湧上,許多回憶紛紛的上了心頭。
請恕我再找不到引用來源,若是侵權煩請告知,或者可否告知引用來源,萬分感謝!
在叔叔指點下,總算找到叔公打蘋婆的照片,裡頭還有嬸婆煮蘋婆的畫面。
莉莉水果冰的電子報,忠實記錄了叔公嬸婆的生活點滴還有我記憶中的蘋婆樹。
照片資料來源:http://www.lilyfruit.com.tw/data_56/book_01.php
這天,阿哥帶了蘋婆回來,說是叔叔交付的,因為蘋婆產量不多,所以可以分到也很開心了,
倒不是真的多貪吃,你知道的,這些吃的,都叫做回憶。
說叔叔不再是用打的了,而是用剪的,
到底怎麼剪我們也疑惑,畢竟那些個矮不隆冬的年代,
我們都是拉長了脖子,往大樹那裡看大人打蘋婆,蘋婆打到差不多了,脖子也早已酸疼了,
怎麼不站遠一點看呢?現在想想真是傻氣得可以。
成長,不全然是快樂的,骨骼拉長後的酸痛,其實總會帶來一些什麼…
黝黑發亮的蘋婆,閃閃發亮著,好像磨亮的生命粹度。
額娘把蘋婆用熱水煮熟,放進袋內想吃就有,我和阿哥邊吃著邊回憶那時候打蘋婆的趣事。
他總是帶著我,不管我多愛哭愛鬧,在那個喧嘩的廟口,
柑仔店、迎轎、廟口電影、七爺八爺,還有哄小孩的收驚餅...
他們總說我愛憶當年,或者回憶之於我代表的是美好的記憶,
雖然不見得總是快樂無憂,但卻能在不快樂中,把快樂片段給停格住,然後牢牢收藏!
鴕鳥嗎?人總是要樂觀一點的…(笑)
煮熟的蘋婆,除了外頭的硬殼外,還有裡面的薄膜,
要剝殼是很費時的,不過吃起來我總覺得很像栗子,鬆軟帶甜的美味。
額娘分了一些蘋婆給GP,GP說「這是我第一次吃到蘋婆」
這才知道,不是大家都有蘋婆的回憶,
我的,不單只蘋婆,還有那個稚嫩年代裡的點點滴滴。
府中街、蘋婆樹,我的奶奶,和揮之不去的快樂童年。
♥ 對了,因為蘋婆處理很費時,所以市面上的料理並不那麼多,
後來發現Ivy Flower的私廚竟也推出蘋婆香茅雞肉燒襯青醬燉飯,
想要嚐嚐看蘋婆味道的朋友,可以跟Ivy姐洽詢☞Ivy Flower 生活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