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馬涼麵 / 涼皮
地址:台南市北門路二段270號(南二中側門附近)
電話:06-2813495/0929-362-823
這家店觀察了好一陣子,
每次經過就很想買一下涼皮來吃吃看,但一直沒有機會,
週末兄妹兩的午餐,不想吃太多,天氣炎熱正好適合品嚐涼皮
於是決定買一份涼皮回家。
依據WIKI的解說,
涼皮是中國西部眾多地區的風味小吃,被許多人認為是陝西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。
涼皮,又稱皮子、釀皮子、麵皮,據說是從唐代「冷淘面」演變而來,
以「白、薄、光、軟、釀、香」而聞名。
涼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,因為「涼」,所以在夏天吃的人更多。
涼皮的種類繁多,做法各具特色,口味也不盡相同。
從製作方法上可大體分為:蒸麵皮、擀麵皮和烙麵皮。
蒸麵皮的主要製作方法是由麵粉(將麵筋洗出)或米粉加水均勻攪拌製成糊狀,
盛入圓形平底的金屬容器,搖擺涼皮容器使面/米糊平展得鋪在容器底,
然後放入開水鍋或蒸籠內蒸制(蒸熟後的圓形整張皮子大約0.5厘米厚,直徑近1米)。
隨後把涼皮過涼水冷卻,用近1米長、20餘厘米寬的大鍘刀切成寬0.5厘米至2厘米的長條
(根據製作材料不同,顏色有稍許不同),調拌時可根據不同風味
加入鹽、醋、芝麻醬、辣椒油、麵筋、黃瓜絲、豆芽、蒜汁和時令蔬菜等。
現在涼皮是北京等大城市的街頭快餐之一。
我買的外馬涼皮,加入了火腿、蛋絲和黃瓜絲。
和涼麵的差異,應該在麵本身而已。
佐料放在右邊,把麻醬和醬汁分開。
其實涼皮,在駑頓如我者看起來,其實……跟板條無異耶…
辣椒是我請店家直接放上去,省得再另外包。
看起來量好像很少,但其實翻開一看,辣椒都躲起來了…
醬料。
麻醬。
一看就知道我麻醬放太多,導致吃起來太乾…
醬料比例略少於麻醬,加上大蒜味道偏重,而我習慣甜味和醬汁多的口味,
所以吃了幾口,便覺得不適應如此口味。
涼皮吃起來的確讓我想起粿條,厚實口感較重,比我想像的Q度要低一點
是我的初體驗,不能說不好吃,但與我自己本身想像有點差異。
我和阿哥吃不慣,但阿瑪額娘回來後,倒是很喜歡,
一向不愛大蒜味道的阿瑪覺得不錯吃,而且並無覺得大蒜味道(太神奇了?)
額娘則認為口味上她蠻喜歡的
不知道和他們食用後,是幾個小時後的事情有無關連…
不過這的確可應證詹姆士大廚在美食大三通說過的話
「東西沒有好不好吃,只有習不習慣。」
這家涼麵營業是從早上6點到下午2點,想要買來當早餐也是沒問題的
不過下次我會記得…麻醬不要下手太重的放了太多。
除了涼皮外,還有肉粽、菜粽、味噌湯與海帶芽湯可以參考…